核心问题是:
王志安太看不起师太了。
1
之前艾森做了AI微表情分析,说师太在直播中表现出「大量愉悦的神情」。
于是视频被很多人骂下架了……
但其实他分析得没错。
师太就是有备而来。
她算准了孩子生产的时间。
选在这个节点发难,目的很明确:
就是要公开处刑王志安。
于是,王志安一步步地走进了她的镜头里。
一个推特130万粉丝、油管170万粉丝的公众人物。
以直播的方式成为了被人群嘲的表情包。
在师太的面前彻底失态。
师太的笑意,确实难以掩饰。
因为这就是她复仇计划的一部分。
爽文小说都不敢这么写。
2
视频风波后,王志安有三个选择:
上策:低头认错,诚恳道歉,尽可能满足师太的诉求,然后交给律师处理,之后不再回应,任由师太去闹,自己保持体面。
中策:装死,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,继续做节目,虽然评论区会被阴阳怪气的留言淹没,但时间久了,风波总会过去。
下策:硬杠师太,试图用一篇义正言辞的声明压制对方。
他选择了最糟糕的方案。
洋洋洒洒地写了篇漏洞百出的声明。
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迫回应的无辜者。
按理说,两个人一起生活了这么久,早就知根知底。
他应该清楚,声明里的那些问题,师太不可能会轻易放过。
可他还是头铁地发了。
为什么?
因为他根本没把师太当回事。
只是一个有抑郁症的家庭妇女,能把他怎么样呢?
他有媒体经验,有舆论影响力,以为可以用一篇声明轻松拿捏师太,带着公众的认知走。
但却低估了师太的战斗力。
结局大家也看到了:
师太人根本不虚,火力全开,坦坦荡荡地逐条拆解,刀刀见血。
每一下都精准致命。
圈粉无数。
最后,师太把他送上了祭坛,被全网围观审判。
而当师太步步紧逼,他竟然开始在推特上撒泼打滚。
拿一些不着边际的无聊段子来回避问题。
一个「调查记者」。
应该靠冷静、理性、深度剖析事件而建立起公信力。
可如今,他却只能靠东拉西扯的笑话硬撑场面。
试图用「一点也不幽默的幽默」缓解尴尬。
用插科打诨来模糊焦点。
太LOW了。
3
很多人在讨论师太时。
总是强调她是「重度抑郁症患者」。
试图用这一点来削弱她的理性。
仿佛她的一切行动都是冲动之举。
但师太毕竟是中科院气象学博士后,智商摆在那里。
一个研究复杂气象模型的学者,深谙逻辑推理。
擅长各种分析。
她有学术训练的缜密思维,长年积累的逻辑能力。
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被动承受的女性。
还有最重要的:
她有隐忍多年的怒火。
她算准了时机、舆论、公众心理。
精准得像气象预报中的等压线分布。
当她决定不再忍耐的时候,很多人连她的影子都追不上。
4
看师太复盘她跟王志安相处的生活细节。
总能想起我爸妈吵架的场景。
我爸就是单方面对我妈进行冷暴力。
不管事情的对错,他是绝不会认错的。
我妈呢?
能忍就忍,忍不了就自己消化。
似乎很多家庭都是这样,没有沟通的余地,总有一个人要默默忍耐。
婚姻需要彼此体谅,毕竟大家都会犯错。
但师太本身就伶牙俐齿,又有学识,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。
而王志安的性格,决定了他不可能去沟通,爱咋咋地。
师太曾经想维系这段婚姻,所以她选择了隐忍,让自己处于弱势。
久而久之,抑郁症就这样来了。
现在分开了,对双方其实都是解脱。
但师太还想要一个说法。
我支持师太。
毕竟,王志安现在还在宣传「真善忍」。
可如果他真的践行了「真善忍」。
又怎么会把师太逼到今天这个地步?
5
2021年,知乎刚开始做「盐选小说」。
有个女性作者说,想写女性复仇题材的故事,让我帮忙看一些初稿。
我翻了几页,情节狗血、冲突激烈。
充满了出轨、背叛、职场陷害、家庭压迫等戏剧化元素。
女主一路隐忍、筹谋、反杀。
最后踩着渣男和绿茶上位,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。
我当时的评价是:
确实爽,但也太狗血了吧?
她胸有成竹地说,肯定有人看。
果然,上线后爆了。
后来我问她:为什么想到写这个题材?
她说:
永远不要小看你身边的女性。
她们为了生活,已经隐忍得太多了。
6
这些故事能火,是因为它们道出了社会的某种隐痛。
现实中的女性,可能不会真的像小说里的女主那样:
一夜之间逆袭、手撕渣男、复仇成功。
但她们确实在无数个日夜里。
被生活逼着一次次忍让、退让、隐忍、承受。
她们在婚姻里,在职场里,在家庭里,
被迫压抑情绪,被迫妥协。
被迫「顾全大局」。
可如果有一天,她们决定不忍了呢?
如果有一天,她们不再沉默,不再逆来顺受,不再害怕撕破脸呢?
如果有一天,她们像师太一样,把所有隐忍的愤怒化作最锋利的武器,冷静、克制、精准地反击呢?
这世上,多少人低估过女性的复仇?
7
永远不要小看你身边的女性。
她们为了生活,已经隐忍得太多了
赞(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