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
引用第248樓魔剑天若尘於2025-04-04 21:40發表的 :
在下求助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,媳妇主意爱决策,不听劝,爱安排人做事,做错了还怪到做事的人,而且最喜欢倒打一耙,她从来都不知道反省自 ..
一个想法,不一定对。坦率地讲,对我们这种职业搞对象的人来说,凡是遇到试图寻求外人帮忙,去解决自己婚姻问题、感情问题的,在做法上,
我们一律「劝分不全合」。因为社会是复杂的,人也是善变的。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关系,爱侣作为最直接的亲密关系,很多时候,外人是看不到全貌的。甚至,当事人,也看不清全貌。因此在描述事件、描述对方、描述自己的过程中,我们总爱添油加醋、避重就轻,是常见的。
注意,我不是说这不对。我说的是,人都如此。它不是「想不想」的问题,是我们在能力上,就做不到。换了是我,也会避重就轻,也会忍不住额外心疼自己。
真的,人就这样。
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可人性的进化极其缓慢。我们总是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中,放大自己的感受,强化针对自己的袒护。
但是——但是来了——即便如此,也不意味着我们不爱对方,或者不在乎对方。因为我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,怎么解决。哪怕寻求不认识的陌生人,也要尝试解决问题,不是解决掉家人、爱人。所以很多事情,你先冷静下来,你先想想清楚,外人只能帮你平复情绪,给你建立缓冲区域,但真要解决问题还得靠你自己。无论你最终是奔着去解决问题,还是去解决人,都得是你自己去。决心要你自己下,办法也得你自己找。
好,技能前摇完毕,我现在划个重点:
选择大于努力。意思就是,夫妻关系这种人选问题,属于是你自己给自己在茫茫人海中,寻找一个亲人。它的岗位职责要求你,必须能放心托付自身重要资产和利害关系,交给对方守护。
会共荣共辱,要共进共退。比起你有限的人生而言,你花时间寻找合适人选,比你从头培养一个人选,要有效率得多。所以
「只筛选、不改变」,是几乎大部分人在这事上的最终策略。
这本质是什么呢?说来惭愧,就是
人改变不了人。要问怎么办,先看能不能。一件事,如果原本就不能,那就要及时调整目标,别做无畏的付出,不然就是在做无用功。
那人能不能改变人?
不能。我常说,人和人的差异比人和猪的差异都大。人研究猪的时候,人是上帝,人在上帝视角、运用上帝手段,彻底改造、重现、阻断、决定猪的世界与命运。只有这种深度的介入,人才能看清猪在它的世界是怎么回事,格外冷血。
可人很难像研究猪那样去研究人。人研究人的时候,有点像,你研究一个黑暗山洞,你举着火把进去,永远只能看见眼前被火把照耀的那个小小片面。你这火把本身也是一个变量,变成了这个黑暗的一部分。你每往前走一步,你的光亮又会形成全新的边界,改变着这个黑暗本身。而且,这样的洞有80亿个,每个都不一样。你只能选择其中几个进去,不考虑你能力问题,光说你的时间就有限。所以你要快进快出,选择一个让你满意的洞,与之共度余生。而不是说,带着你的能力、财力、物力去从头到尾改造一个山洞出来。这甚至是个经济不经济的问题,不是该不该、对不对的问题。
人不是抽象的。你要研究一个人,必须认识到,
她是她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。她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,跟她的出身,她的家庭环境,她父母养育她的方式,甚至她父母彼此之间的相处方式,都有很大关系。她之所以变成今天的她,就是因为真么多年来,她一路走来、一路成长的这些事件、这些时光,把她塑造成这样的。不是你一朝一夕,一个「大力出奇迹」就能改变的。如果她父母的相处模式,就是由一个掌控力特别强,另一个言听计从或处处压抑自己去配合,那她从小就没见过其他和谐相处的夫妻模式,你没法强求她必须知道、必须做到。她没见过,她想象不出来自己没经历过的事。
娶媳妇之前,家访挺重要的,男人从儿子变成老公,是由一个家庭女主人,过渡到另一个家庭女主人的过程。对女方也同理,你婆婆什么样,你结婚以后很大程度上就要做到什么样。对男人而言,你丈母娘平时什么样,你媳妇以后可能就会什么样。这你都要做好心理准备。
为什么长辈会提醒,找对象要警惕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,因为父母任何一方的陪伴与成长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当然有些傻逼家庭,有爹跟没爹差不多。即使不是单亲家庭长大,也没成长太好,这个就不展开说了。我们一事一议、一期一会就够用了。
每个人的意识,都是独属的系统。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。
无论因为任何事,家务也好,孩子养育也好,财务处理也好,都少不了沟通。
只要沟通,就有成本。这里说的沟通成本,会造成三重失真。
引用:三重失真
1.语义损耗。你说的话,不等于你想的(具体看你本人文化水平与语言组织能力等等)
2.理解偏差。对方能理解的,不等于你实际说的(具体看对方逻辑水平、阅读理解能力、想象力等各方面的能力,甚至包括听力)
3.经验滤镜。对方在回忆、转述你的表达时,未必能做到100%真实还原(具体看对方是否情绪稳定、是否实事求是)
所以当一个人在试图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,实际上是一个系统要改变另一个系统。这个改变行为本身,会扰动系统,导致结果不可预测。这个对被改变的人而言,是可怕的,是值得恐惧的,也会导致应激反应。
比如,对话中经常用的一些表达,我给你举个例子。
「
早我就说xxx,你当初就该听我的」,这是她权力饥渴,她尝试在这段关系中实现控制补偿。
「
这都是为了你好,我怎么不说别人呢」,这是自我欺骗,她在投射救赎,其实她希望有人能救赎她,替她解决问题。
「
做人就该xxx,你当时就不该xxx」,这是审判快感,她在尝试在道德上针对你建立她的优越感。
「
就这?你还敢说你在乎我,你怎么证明」,虚空填充,她对自身价值有疑虑,需要反复跟你确认她的存在意义。
如果她在不同时期、不同事件中,都使用过类似上面的话术,那你就要
透过现象看本质,不要被事件本身耽误,你要观察好,具体是她性格问题,还是她情绪问题。
光指出问题,不给解决方案,那就不是我了。下面我给你说解决方案,你记好了。
欢迎来到技术区。如果她平时对外人也这样,平时待人接物就这德行,那多半是性格问题。比如控制欲强、性格强势、自尊心过高,这都是性格问题。
如果她只在家对你们这样,平时在同事、同学那,彬彬有礼、落落大方、边界感清晰、走里走面,那就是情绪问题。她在外面不管真也好,假也好,能装得住,或者忍得住。一到家里,就过于放松,或者过于有压力,是家庭环境,或者家庭成员,导致她情绪变化。
然后,她也会试图改变你。当一个系统改变另一个系统,只有两个结果。要么通过运动、变化,达成全新的系统间平衡。要么系统崩溃、关系不复存在。
「
你为啥不听我的,我说让你xxxx,你看你不听,现在好了吧?」你听到这种表述,就要注意,她爱控制、又不反省、还喜欢甩锅,
说明她不想负责。你要从反面去下手,尝试主动承担更多工作、承担更多责任。并且在开始处理事务之前就先表态,划清底线,展示底线,说,xx事和xx事我来全权处理,处理得好与不好,我都需要学习,需要进步。请你监督,请你事后帮我复盘。如果你不信任我,认为我处理不好,我也可以全权交给你处理。
这种难点在于,讲道理本身需要技巧。因为一共就俩人,她已经情绪有问题了,你不能不冷静。都不冷静,只能愈演愈烈、没法收场。你的表达要理智,理性才有价值。你要首先让对方相信,你爱她,你在乎这段关系,胜于处理这个事件。其次就是,让她明白,
你不是她。你处理事情做不到跟她想的一模一样。核心点在于,不要正面硬刚,学会「柔性回击」。不能表现得好像你在甩锅、推卸责任,也不能表现得你为了一件事务的处理问题,要跟她争个高下。大家在婚姻内部,是合作关系,不是竞争关系,没有高下。
有些事情,也有别的策略。比如,「
你赶紧把xxx那事处理好,我不像再为这事跟你说二遍。」你要么装糊涂,听不懂,假装完全不理解对方的部署安排,自然也没法按照对方的部署开始处理。如果对方过于强势,要求你必须懂,「
你拿我说话当放屁呢?」你也可以适当考虑主动投降,说,这事确实对我而言太难了,我处理不了,我担心我处理不好会耽误你的后续安排,你先给我打个样,我好好学。这样你就可以把责任给分回去,她至少没法都推给你,你不用完全承担后果。
最后,思考一个深层的问题:她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比如你们约定一个「非战区」,像卧室里,或者被窝里。就是只要回到卧室,或只要回到被窝,我们就不谈具体事务,只谈彼此。你直接问几个关乎彼此处境的问题。
「你每次强迫我认可你的解决方案时,是怎么断定我一定会放下底线、全听你的?」
「如果我们各自的事务,各自处理,彼此不评价彼此的做法,各自承担各自的后果,你看这样行吗?」
「我们每周三,互换角色行吗。你做我平时做的事,我做你平时做的事,我想从不同角度多了解一下彼此的难处。」
「接下来24小时,我绝不反驳你的任何决定,我能做到对你言听计从,但如果结果还是不如你的预期,你自己承担行吗?」
大佬,基本上,做到这一步,你已经能分出来,什么是情绪问题,什么是欺负人,什么是性格问题。到这一步如果你还解决不了,毫无进展,基本也可以考虑重新调整这段关系了。
结束前我说点不能免费听的话吧,夫妻之间没有所谓的公平相处模式,只有平衡,没有公平。任何一个人的成长、变化,必须有另一个人的成长与变化去响应,去匹配,以达成全新的平衡。这段平衡的关系中,「公平」远没有「愿意」重要。
婚礼时,新人们说的都是「我愿意」,没人说「这很公平」。我们爱上这个人,爱的就是她的片面,代价就是接受她的全部。当你鼓足勇气告诉她,说「你可以永远不改变」的瞬间,你的爱人反而会获得改变的自由意志。你信我。
爱的表现,就是付出。多爱,就是多付出。大佬你玩SM吗,在SM的关系中谁占主导地位。是「施虐」的那个,还是「受虐」的那个,大佬你仔细想想。
你不能白来一趟草榴社区呀。我们作为碳基生物,智力有限,时间有限。注定要在这改变与不变的永恒张力中,尽力周旋。这是我们的局限性。生活中,也确实有些事情,本身就是无解的。不要总想着说,什么问题都有解。只是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,有些问题没有解的必要,你绕开它,你离问题远点,本身就是一个好办法。
人生都这样,真的。就像海潮,涨涨落落,永远在改变着海岸线。而海岸线,也永远在那里。
祝顺利。